♦為什麼吃素、吃有機還會得大腸癌?
- hokahealthclinic
- Apr 15, 2015
- 3 min read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204期
2015.10.28
作者 : 楊世敏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飲食偏寒偏熱,營養偏頗不均,才是罹癌主因 其實,能吃到無毒、非黑心的真有機食材,的確能達到減少體內堆積誘癌毒素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殘存農藥與化學添加物等環境荷爾蒙,會黏著在人體內各器官的黏膜細胞上,特別是消化道的黏膜細胞,增加癌變的機會,所以選擇天然而純淨無毒的食品,基本上沒有爭議。 那麼,為什麼維持清淨的飲食還會罹癌?問題便在於組織細胞的「缺氧」狀態,一旦「缺氧」狀態形成過久,細胞內ATP能量形成單位(粒腺體)的構造便會改變,而且人體抑制癌細胞分裂的自我檢測機轉也會當機。 以中醫來看,如果人體「氣、血、水」3大通路一旦阻塞,便會產生「氣滯、血瘀、痰飲」的病理產物,而使得通路末端的組織細胞呈現缺氧狀態,進而有機會誘發癌細胞。 吃生機飲食、天然素食者,往往不在意5大營養素的均衡攝取,葉菜汆燙加碗十穀米就以為營養,如果怕不夠,再來杯蔬果生汁便以為可增加精力。殊不知,以中醫來看,葉菜類與新鮮蔬果汁屬性大多偏冷,長期大量攝取會使全身呈現「寒證」,尤其腸胃道會出現「寒凝水道、寒鬱氣機、血泣不行」的病機狀態,就算大量纖維可暫時刺激腸胃蠕動,有利排便,但日子久了,因寒而鬱的腸道氣血水通路會使得腸道蠕動無力且不完全,此時就開始出現大便變細、變軟、變少,如廁後還想再上一次廁所(裡急後重),宿便、腹痛、疲倦等準大腸癌變症狀,同時也會因為長期營養不均衡而虛弱,體重減輕或異常增加(虛寒浮腫),到這個地步,腸道細胞已處於嚴重缺氧狀態,細胞癌變只是時間的問題。 吃過多肉類脂肪或化學添加品,使體質與腹部呈現偏燥熱成毒的狀態,當然可用偏寒涼的生菜果汁矯正已偏熱的體質。一旦中和後,人體的免疫系統(中醫稱之為宗營衛偕行之氣)才能無過、無不及地發揮作用,自行發現並排除異常的癌細胞。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生機飲食會在以肉食為主的歐美國家有一定的防癌效果。 但是,以米食文化為主的漢人,如果沒有採用均衡營養的素食(葉菜類、根莖類、豆類、五穀類各均等),體質就會呈現失養又偏寒的狀態,此時再大量喝蔬果汁,寒凝腹中會更明顯,在這種體質狀態下,人體免疫系統無法充分發揮作用,當然無法達到早期清除癌細胞的功能。 所以,要調整因長期飲食偏寒所造成的體質偏差狀態,便是給予屬性偏溫熱的方法,像A先生這種「寒凝大腸型」的大腸癌患者,除了禁絕生冷水果(包括檸檬水、生果菜汁),建議可喝薑茶、以薑敷臍,溫灸丹田關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等方法,快速提升腹腔溫度,使腹腔的血液與淋巴循環改善,病情不致快速惡化。 秋天是排肺毒、排大腸毒的好時機 另外,外在環境變化常會影響人體內部氣血運作,所以,癌症患者的癌指數常因外在環境如氣壓、溫度、濕度的變化而有所起伏,中醫認為若能妥善運用外在的物理條件,可以加速排毒速度。 以中醫「天人合一相應」的概念來看,入秋後的涼爽天氣,正是肺系統與大腸系統功能最活躍的時段,也就是說,在秋季時,人體會把較多的氣血集中到這兩個系統,自然容易把這兩系統內所有黏膜、血液、淋巴中的代謝廢物排出,並修復局部已受傷的組織。 所以,不少人到了秋天便會有不像感冒,卻又偶爾咳痰、清喉嚨、擤鼻涕、大便較多、較軟甚至腹瀉、瀉後身輕如鬆的排毒現象,如果能利用到冬至這段時間好好調理大腸癌,在癌指數上會有較明顯的改善。 (本文作者為中醫師,屏東明診所院長,著有《補錯了更傷身》)
Comments